创新联盟强强联手 技术技能双重提升

时间:2025-04-05 08:02:37 转载源:全球焦点网 作者:夜风 点击:6512次

“本次活动不仅让职工在技术技能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更在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培养上迈出了坚实步伐。”在中国船舶集团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中船河柴)工会日前举办的“总装应用同携手 技术技能共进步”颁奖典礼上,中船河柴党群工作部部长、工会副主席马忠良希望公司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能充分发挥人才、平台优势,紧紧嵌入生产经营,找准结合点,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工作室,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。每一个创新工作室的人才、技术、资源、信息等都有自己的优势,也不可避免存在劣势,创新过程中难免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。只有强化外引内联,实行人才、技术、资源、信息等共享,强强联手、以强补弱、优势互补,才能使每一个工作室的创新资源更集约,创新能力更强大,创新思路更宽阔,创新步伐更快速,创新路径更优化,创新成本更节约,创新成果更丰富。为更好地发挥创新工作室的作用,中船河柴工会于去年10月份启动了历时2个月的“总装应用同携手 技术技能共进步”活动,以“高压共轨系统调试标定学习和掌控提升”为主要内容,在总装厂孙延斐创新工作室和应用技术部孙勇创新工作室展开。活动汇聚了两个部门的精英力量,双方各选派6名职工,共12人参与其中,旨在加强两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,共同提升柴油机高压共轨方面的技术与技能水平,激发创新思维,促进团队协作,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在技术技能共分享环节,活动期间每周二、四的18时30分至20时30分,创新工作室主要领衔人孙延斐、孙勇、刘锋等讲师分别分享高压共轨调试技术与技能方面的宝贵经验,累计32课时。大家在创新工作室畅所欲言,深入交流、探讨高压共轨调试方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,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坚实基础。实践操作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,参与人员2人1组,形成6个互助小组,在指定的机器位置展开实践操作。这期间,专业人员全程进行悉心指导与答疑,确保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安全且正确。每个小组在完成实践任务后,要向全体成员展示调试成果,详细介绍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。评估方式采用小组自评、小组互评和专业评委评估相结合的模式,全面考量调试质量、完成时间以及团队协作等因素,确保对各小组实践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。最终,成员成绩全部在优秀、良好以上。活动期间还安排了团队拓展环节,组织成员参观了中国船舶725所崔永杰、贺智涛等大师创新工作室,进一步拓宽了成员视野,增强了团队凝聚力。一个好的创新工作室是什么样的?多位工作室领衔人表示,好的创新工作室能让创意变项目,让项目变成果,让成果变效益。“过去是我单打独斗,成立工作室后,人多点子多,以创新工作室来提升激发职工创新创效活力,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。”孙延斐说,“创新工作室已经变为职工专业技能的‘充电站’,科技创新的‘后援团’。”参与人员纷纷表示,此次活动很有意义,实现了技术与技能相互融合的双赢,创新工作室为青年人的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平台,希望公司工会能多开展此类活动。(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陈微娴)来源:中工网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